句。 Р8、苏轼用了两句诗把一个美丽的西湖写得形态兼备,富有灵气,富有活力,让我们也为之陶醉,诗人更是如此,他不由得展开了联想,(出示后两句诗)师范读。生齐读。Р ⑴说说,诗人把西湖比作了谁?(西施)。西施,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我们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她们,其中沉鱼指西施(传说西施在古越国浦阳江边浣纱时,水中的鱼儿看到她的容貌,都惊艳的沉入江底,称为“沉鱼”。),落雁指王昭君(传说昭君出塞时,王昭君行与大漠途中,悲感于自身命运和远离家乡,在马上弹《出塞曲》。而天边飞过的大雁,听到曲调的幽怨和伤感,肝肠寸断,纷纷掉落在地,称为“落雁”。),闭月指貂蝉(传说貂蝉在花园中拜月时,有云彩遮住月光,被王允看到。此后,王允就对人说貂蝉比月亮还漂亮,称为“闭月”。),羞花指杨玉环(传说杨贵妃在花园赏花时悲叹自己的命运,用手抚花,花叶垂下,被宫女看到,就说杨贵妃跟花儿比美,花儿都羞愧的低下了头 ,称为“羞花”)。 Р⑵理解“总相宜”,说说诗人为什么把西湖比作西施呢?(二者都有一个“西”字,二者都是美的化身。) Р苏轼的比喻用得真是巧妙呀!自从有了这首诗,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 Р⑶学到这里,老师一直有个疑问,到底西施的淡妆浓抹,哪个是西湖的晴天,哪个是雨天呢? Р小结:西湖的晴天,水光潋滟晴方好,恰似西子的浓抹,西湖的雨天,山色空蒙雨亦奇,恰似西子的淡妆。 Р(4)一天之中,诗人看到的西湖浓抹的美,领略的西湖淡妆的奇妙,想到这里,诗人不禁赞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Р 9、小结:苏轼的这首描写西湖的诗,没有具体写到是西湖的哪一处景点,也看不出是那一季之景,其实,西湖的山、水很美,西湖一年四季都是看不完的美景。诗人用诗句抒发了对西湖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让我们也随着诗人一起再来赞一赞吧!齐读整首诗。指名读。师生合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