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上传者:科技星球 |  格式:doc  |  页数:11 |  大小:54KB

文档介绍
5、资料分析内容:Р1) 不同病原体的构成比。Р2) 主要革兰阳性细菌的构成比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Р3) 主要革兰阴性细菌的构成比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Р4)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构成比及分离绝对数,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Р5)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和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DR-PA)的构成比及绝对分离数。Р6)VRE占肠球菌属细菌的构成比及分离绝对数,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Р6、总结和反馈 结合以往资料总结并公布监测结果,每半年由细菌室提供耐药菌和药敏分析数据,向临床医师和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反馈。Р(八)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监测制度Р抗菌药物定义:具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含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部分也可以用于局部)的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咪唑类、喹诺酮类、呋喃类等化学药物。通常不包括抗寄生虫药物、抗病毒药物、抗结核药物和局部使用抗菌药物等。Р1、目的:监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预防耐药菌的产生。Р2、监测对象:住院(出院)病历和门诊处方。Р3、监测内容:Р3.1 基本资料 调查日期、住院号、科室、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切口类型(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污染切口)。Р3.2 使用抗菌药物资料:感染诊断(全身感染、局部感染、无感染),用药方式(全身、局部),用药目的(治疗用药、预防用药、预防加治疗用药),联合用药(单用、二联、三联、四联及以上),细菌培养结果,使用抗菌药物名称,使用日剂量,用药天数,经药途径(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其他)。Р4、资料分析Р1)住院(出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Р2)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Р3)感染诊断及时性和准确性;抗感染治疗是否合理;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是否合理;Р4)感染检查及时性、必要性;Р5)病例、病程及相关医疗文件书写、告知的及时性;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