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官只能带庶官职名。象改制前王韶以观文殿学士兼端明、龙图两学士、《宋史》卷162《职官二》第3817页。Р李淑以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龙图阁学士兼集贤殿修撰、《长编》卷165,庆历八年十一月乙未朔,第3972页。Р戚纶以龙图阁待制兼集贤殿修撰的事不见了。《宋史》卷306《戚纶传》第10106页。Р改制前,学士之职已浸废。(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2,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84年,第24页。Р改制后,职名仅“以为朝臣补外加恩之官,盖有同于阶官而初无职掌”,“旧带职名者并为虚设”,《通考》卷54,第495页。《长编》卷431,元祐四年八月癸丑,第10421页。Р名实进一步分离。Р哲宗即位伊始,即承认了神宗以前出现的限年带职的现象,并使之成为一代制度。元祐元年诏:尚书非学士除者,更不带待制,俟二年加直学士。中丞、侍郎、给舍、谏议非待制除者,通及一年加待制《长编》卷373,元祐元年三月乙酉,第9038页。Р。这样本以待英特之才的职名,从此,凭年资磨勘即可获得。Р这一时期,馆职的变化最为复杂。元丰五年四月以“儒馆之设,有位号而无分职”,仅为“虚称”,(宋)曾巩:《元丰类稿》卷26《罢馆职加官制》,四部丛刊本。Р诏:自今更不除馆职。《宋会要辑稿·职官》18之5。Р尽以三馆职事归秘书省,《麟台故事校正》卷1《沿革》,第7页。Р仅保留了殿、阁学士。《通考》卷54,第495页。Р哲宗时期,变动频仍。元祐更化,大抵参用祖宗官制。其元年复置集贤殿修撰、直龙图阁、直集贤院、直秘阁、集贤校理、秘阁校理6等馆职。《宋史》卷164《职官四》第3875页。Р其后又复置馆阁校勘、集贤院学士两等职名。绍圣尽反元祐之政,二年四月,省并馆职,易集贤院学士为集贤殿修撰,直集贤院为直秘阁,集贤校理为秘阁校理。《宋会要辑稿·职官》15之13。Р元符二年悉遵元丰法,尽罢馆职,仅存集贤殿修撰、直龙图阁、直秘阁作为帖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