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医疗站恋爱,结婚并且生子的军人夫妻胡明和叶萍;一汉一藏,两个同样怀着负疚之心,结伴去拉萨朝觐的少女柳倩和德吉梅朵;就西藏贵族女子拉姆与解放军评判部队班长李湘的传奇婚恋……这些故事,差不多每一个故事里的主人公,如今都在青藏线上清冷岑寂的墓穴中化作永恒了。Р高原军人英勇献身的故事成了王宗仁散文书写的主体,如《女兵墓》、《苦雪》、《开满鲜花的坟墓》等。《女兵墓》讲述的是一个女兵,为了保护一车人的安全,像黄继光一样勇敢,只身冲上去,死死抱住土匪的杈子枪,用一个生命换来更多生命的安全。而她自己的青春却提前谢幕,长眠于唐古拉山巅,没有遗嘱,甚至没有人知道她的名字和籍贯,墓碑上被刻上的是五个大字:高尚的女兵。几十年来,作者常去看她,为她献上一束雪莲花,为她的坟山培层新土。以表达对女兵的怀恋,以及为此来歌颂壮烈而美丽的死。Р奉献和牺牲是军人品格中最令人感动的部分。《苦雪》写不冻泉兵站女站长宋姗的感人故事。宋姗的父亲——以为老汽车兵30多年前牺牲在青藏线上,如今自己又把美好的青春奉献给青藏高原,儿子来探亲因水土不服也死在兵站。虽然祖孙三代将青春甚或生命都奉献给了青藏高原,但宋姗意志坚强,丝毫不退缩。她表示即使转业,也决不会回中原老家,要在高原落户。她将兵站附近的一面山坡视作为自家的祖坟地,将儿子埋葬在那里,并发誓“要在高原干下去,死在不冻泉,埋在昆仑山。”刻骨铭心的亲身经历,让作者感受到:“雪峰上多了一座墓茔,一个兵的永远归宿地。”只有青藏高原军人,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些坟墓的冰冷与鲜活。Р 三、对于当下的意义Р当代中国畸形发展的“消费文化”“诱导人们把吃、喝、玩、乐作为自己生活追求的目标,除了无限制地刺激人们的欲望之外,使得人们对自身存在不再有终极的关怀,以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在当今社会成风,它与科技理性一起共同把人推向物化的深渊。”[13]应该说“人在生活中是需要有两个‘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