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47)的基础上建立了被誉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模型(即新古典增长模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决定经济增长因素的思路。后来,新古典增长模型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经济学家将储蓄率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所起作用引入了现代增长模型中,并试图将其内生化。Р(5)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克莱因(Klein,1954--198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提出了美国第一个宏观计量经济学模型,该模型是扩展后的IS关系,共有16个方程。随着国民帐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宏观经济理论的不断发展,所有宏观经济学贡献都被逐渐融合进宏观计量经济学模型,使经济计量模型的规模越来越大。更为重要的成果是由以Modigliani为首的一群研究人员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模型(是MIT-Penn-SSRC的缩写,即麻省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这一模型的结构是以模型为基础的扩展版本,再加上菲利普斯曲线的机制构成,反映了凯恩斯以来宏观经济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巨大进步。Р2、货币主义Р凯恩斯政策在20世纪40~60年代初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宏观经济学家认为经济波动的实质得到了很好的理解,这一模型的发展使得货币政策得以很好的应用。但是,这一乐观的情况遭到了人数很少、但很有影响力的少数货币主义者的怀疑。货币主义者首先认为市场经济是自我调节的,即如果不加干预,经济会倾向自行恢复充分就业;其次,他们认为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只会造成问题,而不会解决问题。如Friedman认为,人们对经济的理解仍然非常有限,对于政府的动机以及政府掌握的知识确实足以改善宏观经济现状的观点,Friedman表示怀疑。Friedman及其追随者认为,稳定的货币供应而非变化的货币供应,才是宏观经济稳定的真正关键。Р20世纪60年代,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之间的争论占据着宏观经济研究的主题位置,这些争论集中在以下三个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