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率。Р 5国外研究进展Р 国外的一些研究肯定了他汀类药物的降脂及降脂外作用,日本学者Takahide Kohro[18]关于冠心病的研究表明:他汀类和纤维酸类被认为具有最有效的治疗效果,而钙通道阻滞剂被认为有副作用; Hiroaki Takashima[19]等通过3-D血管超声技术试验来评价普伐他汀通过降脂来缩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发现普伐他汀通过降脂可以显著缩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降低 LDL-C水平。Р 但是在治疗合理用药方面却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例如学者 Yi-Heng LI[20]等人的研究认为: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入院后48h内给予他汀类药物干预和入院后48h后(出院前)给予干预,在4个月以及1年后的作用无显著差别。应用他汀类药物干预的重点应在于力争这类患者在住院期间就能应用他汀类药物将其血脂控制到目标水平,而不在于入院后开始使用他汀类时间的早晚。Р K.M.Fox,S.K.Gandhi[21]等学者关于年龄大于65岁和小于65岁患者应用不同种类他汀类药物的疗效调查提出:瑞舒伐他汀对极高危及高危患者的疗效优于其他他汀类药物,且临床需根据患者的具体化情况选择用药。还有很多相关性的研究不能尽述。Р 综上所述,他汀类药物在降血脂的同时能有效地降低冠脉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临床上应根据AHA/ACC中提出的标准给予患者规范、合理的药物干预,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带来新的希望。该指南推荐适用于评估LDL-C水平为70~189 mg/dl患者的ASCVD风险,用于指导是否启动他汀治疗;以及评估糖尿病患者的风险,用于指导他汀治疗强度。对于我国患者,这一模型是否能够应用于临床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Р 参考文献: Р [1]李觉,布艾加尔?哈斯木,胡大一,等.心脑血管疾病和高危住院患者血脂异常及他汀类药物干预状况的调查[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3):2358-2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