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理论基础资料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doc  |  页数:16 |  大小:75KB

文档介绍
当前所学内容不加区分一律要求对其完成“意义建构”(即达到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是不适当的。正确的作法应该是: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选出当前所学知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作为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或曰“基本内容”),然后再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意义建构。这样建构的“意义”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才是符合教学要求的。Р 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步骤Р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应当包含下列内容与步骤: Р ⑴教学目标分析Р 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Р ⑵情境创设Р 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Р ⑶信息资源设计Р 信息资源的设计是指∶确定学习本主题所需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应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如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如果学生确实有困难,教师应给以适当的帮助。Р ⑷自主学习设计Р 根据所选择的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不同的设计:Р ①如果是支架式教学,则围绕上述主题建立一个相关的概念框架。如前所述,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且要因人而异(每个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并不相同),以便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Р ②如果是抛锚式教学,则根据上述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去确定某个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抛锚”)。然后围绕该问题展开进一步的学习--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规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Р ③如果是随机进入教学,则进一步创设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上述主题的多种情境,以便供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一种情境去学习。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