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的演进路径和结构特征

上传者:upcfxx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58KB

文档介绍
政策重点不突出、政策手段的诱导性体现不够等,这对进一步研究和修订中国的文化产业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Р注释: Р[1]本文为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及财政政策研究》(09&ZD016)的前期成果。Р[2]j贾旭东:《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产业政策极其影响》[M]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版(3):第49-50页;Р张玉国:《文化产业与政策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Р陈杰,闲锐武: 《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5页。Р[3]杨吉华:《文化产业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7年版,第46页。Р[4]、蔡尚伟、刘锐:《中国丈化及传媒产生政策的演交》,载《今传媒》2010年第1期;Р[5]参见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Р[6]李建中:《论社会主义的文化产业》[J].人丈杂志,1998(3);程恩富:《文化经济学通论》[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Q99;王能宪:《简论文化产业与文化的关系》[J].人民日报, 2000-05-13.Р[7]陈少峰,朱嘉:《中国文化发展十年(1999-2009)》[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0版,第4页。Р[8]刘玉珠,冯飞等: 《文化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亮点》[J].载《光明日报》2010-02-10.Р[9)胡惠林:《文化产业学——现代文化产业理论与政策》[M].上海:上海丈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321页-Р[10]杨吉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Р作者:Р傅才武,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Р曹余阳,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研究生:Р (本文编辑:毕秋灵)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