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中小学教科室发展脉络及启示

上传者:苏堤漫步 |  格式:doc  |  页数:11 |  大小:31KB

文档介绍
努力为之。Р 1.回归教科室的专业服务机构属性Р (1)教育行政部门层面――需要法规指引与规范Р 教科室显性独立后,已经过近20年的发展,政府有必要提供指引与规范教科室建设的文件。在中学,教导处、总务处工作有序、成熟的发展,与1952年经政务院批准、教育部颁发施行的《中学暂行规程》有关。政府层面明晰教科室设置目的、基本任务、工作内容与形式、校长的相应角色、教科室主任产生条件与职责、区(市)教育研究室的性质及其与学校教科室的关系等方面,拟出具体的文本规定,避免各校的教科室工作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Р (2)学校层面――发挥母体培育功能Р 学校为教科室成长提供主要营养元素,需要处理好教科室与其他机构的关系。可以成立会议制度、校长协调,处理好教科室、教导处、教务处等机构的关系,并建立教科室开展活动的保障机制。Р (3)教科室自身应具备自己的基础Р 教科室要有自己的基础,可以通过“整合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使自己成为充实的行政机构”[5]。Р 2.抓实校本教研,提升教学质量Р 校本教研是教科室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之一。教科室首先要明晰校本教研政策,使本校校本教研愿景具有可行性、务实性,加强教科室在校本教研方面的执行力,建立校本资源库共享机制,推动校本教研发展,彰显自身价值。Р 3.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促进课程改革Р 教科室赖以生存的另一条生命线是教师专业发展。当前课程改革的实践表明,教师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深化。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已成为教育研究界亟需解决的理论问题和一线教师非常关心的实际问题。教科室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任重而道远,一方面要为教师提供各种校外职后培训,另一方面要保障学校开展活动的质量,在活动中促进教师个体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提升以及教师生命质量的成长。Р 参考文献Р [1]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