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近代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历程与启示

上传者:读书之乐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52KB

文档介绍
车、人力车)展开深度解析,并认为机械化取代人畜力工具成为历史必然[5].刘敬忠等则管窥民国时期北京电车与人力车矛盾冲突的根源,认为交通工具进步与车夫生计艰难并存的状态下,缓解二者矛盾的关键是兼顾交通与民生。但此类矛盾实质上为社会问题,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这一问题难以得到解决[6].庄珊曼进而具体分析1929年北平人力车夫风潮的原因及其影响,认为民初电车开行后即对人力车业产生冲击,从而使两者矛盾日益加深,这成为引发此次人力车夫风潮的重要原因[7].随之,何建国等以1934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规范人力车业和改善车夫生活的改革为出发点,指出在人力车纠纷危机过程中,车商和承放人组成利益联盟与工部局博弈,最终将车夫利益绑架。而人力车夫组织又是一个意见分歧的共同体,从而使车夫利益并没有人能真正替其代言[8].邵雍进一步对1935年上海法租界人力车罢工事件进行考察,认为法租界公董局限令人力车夫登记、限制车夫人数并拒绝与其交涉,成为车夫罢工的主要原因。虽此中人力车夫与车商的关系有利益冲突的一面,但双方更多的是合作抵制法租界当局、共同维护人力车越来越边缘化的行业利益的一面[9].Р Р 最明显的例证,近代城市人畜力公共交通的另一典型代表---马车业的研究则甚为寥寥,这在其与近代城市化发展不相适的特征及逐渐被淘汰等史实方面得到印证。以笔者目力所及,仅有罗岗以马车为个案分析,通过城市游荡者理论把人的移动与现代性问题结合,管窥开埠以来上海城市化进程的语境中,性别移动和城市流动空间形成间的复杂关系[10].还有论者则对近代城市马车业展开史话性的追忆和描叙[11].具如上述,关乎中国近代城市人畜力公共交通的研究成果,已开此域之先声。在这其中,成果多集中于人力车业和车夫群体的研究,资料详实、考订细密,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颇具深意的是,这在折射学界研究态势的同时,也从侧面映射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曲折和艰巨。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