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可资借鉴的方法和模式,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发展。Р四、研究程序Р●研究设计: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要求,结合大兴安岭的地域特征,重新整理、归类,构建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通过“主题设计”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Р围绕课题研究的目标,结合我区中小学的实际需要,设计56个主题,分七个年段实施(3年至9年),每一年级设8个主题内容,其中6个公共性主题2个区域性主题。各年段“主题设计”如下:Р(一)三年级学生Р1、主题目标:了解和运用观察、调查自然与社会环境、探究社会生活问题,加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与感悟,激发起探索、创新的兴趣和欲望,在实践活动中自觉形成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爱家乡,养成对社会负责的态度。Р2、主题内容:⑴水资源,⑵习惯养成教育,⑶保护公共设施,⑷环保小制作,⑸钟表的世界,⑹小小邮票大世界,⑺美丽的山城, ⑻关心家乡的特色产业。Р(二)四年级学生Р1、主题目标:通过开展关于自然环境问题、社会生活问题和学生自身问题的探究,主动地获得有关自然、社会和自身的知识,了解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初步形成身在林区保护自然和社会环境,懂得社会发展人人有责的基本道理。Р2、主题内容:⑴认识植物标本,⑵学生礼仪养成,⑶森林与环境,⑷香烟的危害,⑸学习的常用工具,⑹网络的利与弊,⑺家乡的河,⑻森林防火。Р(三)五年级学生Р1、主题目标: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接触和了解历史文化与社会,对身边生活中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积极观察思考,并能通过简单的探究性实践、体验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愉悦,获得问题探究的初步经验,从而激发起热爱家乡、保护家乡,增强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刻苦学习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