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中国宏观调控的内在困境

上传者:叶子黄了 |  格式:doc  |  页数:72 |  大小:783KB

文档介绍
效应颇为明显。即使下半年外部经济环境阴晴不定,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中国外贸在世界市场份额会升而不降。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已经摆脱了外汇缺口约束的大国而言,最重要的不是顺差而是出口绝对规模,因为后者代表着就业和收入。第二点是中国对外贸易结构改善态势已经恢复。第三点是外贸与宏观经济内部平衡之间的关系趋向复杂。进入7月份以来,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类价格回落了2.3个百分点,它们对后续产品的传导压力有所缓解,但世界性极端气候肆虐、国内农业基础设施问题隐患暴露等正在抬高来自农产品方面的通胀压力。不要以为国际市场粮价波动,中国就可以置身事外,因为即使我们采取限制、禁止粮食出口的措施,国内外市场价差也会通过其它渠道对国内市场价格产生压力,而中国恢复大量进口玉米、中国从越南采购60万吨大米(相当于我国上半年大米进口量的3倍)等消息又必然会对国际市场粮价产生进一步推高的压力。Р(梅新育: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Р夏斌:经济增速回落是主动调整结果Р 去年末今年初,在国内货币供应过多压力前提下,出现了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地方债务系统性风险问题突出、银行资产质量面临较大风险以及通胀预期明显上升等情况。在此背景下,加强宏观经济系统性风险的管理迫在眉睫。经济增速呈现“前高后低”趋势,既受去年增长基数的影响,也是今年宏观政策主动调整的结果。也体现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的意图。从趋势看,明年经济增长形势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将甚于今年。但从总体看,今年经济大幅变动的可能性很小,相对而言,仍会给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机遇。下半年的政策取向,应坚持上半年调控方向不动摇,坚持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连续性、稳定性、灵活性和针对性”的原则,同时密切关注形势变化,在确保社会能承受的经济增速前提下,进一步把握好调控节奏、力度,继续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换言之,调控的方向要坚持,调控的方式要灵活。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