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评课记录

上传者:苏堤漫步 |  格式:doc  |  页数:2 |  大小:21KB

文档介绍
境导入,先多媒体出示贝多芬画像和他的名言,让学生交流汇报课前搜集的有关贝多芬的资料,师总结:明确贝多芬是一个伟大的“乐圣”,他为人民创作,为人民演奏,人民对他十分爱戴和敬仰。随后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让学生得到美的陶冶、美的享受,面对如此美妙的乐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急于想探索《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为更好地学习这篇课文埋下伏笔。适时揭示课题,引领学生走进文本。Р 这篇文章是写《月光曲》的创作过程的,在具体学习课文时谷老师采用了倒叙教学法,引导学生直奔重点。这一段的重点是了解《月光曲》的旋律,感受曲子的意境,可是文中并没有直接描写乐曲的琴声、节奏、旋律等,学生仅凭皮鞋匠兄妹俩听到琴声而产生联想的句子来了解乐曲,只能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为此,谷老师准备了多媒体课件,显现“月亮升起,波光粼粼”“月亮升高,卷起巨浪”“月光照耀,波涛汹涌”的画面,组织学生细致观察、讨论,分别引导学生概括出乐曲三个片断的特点。这样,用课件引着孩子们欣赏、想象、感悟,鼓励他们展开想象,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配乐表达乐曲的意境,从而达到让学生理解课文,感受《月光曲》意境美的效果。在总结环节,谷老师设置了两个课堂练习:一是根据自己对《月光曲》的理解,尝试自己动手写一写由具体事物展开的联想(你可以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人物任何一个人物:或贝多芬,或盲姑娘甚至是皮鞋匠)。二是《月光曲》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贝多芬还有很多闻名世界的乐曲,像脍炙人口的《欢乐颂》就是其中一首,课下聆听《欢乐颂》写出感受,从而达到让学生再次感受音乐的魅力,更进一步了解贝多芬的目的。Р 总之学生能读出《月光曲》的意境,是源于谷老师在理解过程中那种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制造气氛,以境激情的做法,激起了学生们的强烈求知欲,培养了他们敏锐的感悟能力,这样的教学设计,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使我听后也受到很大的震动。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