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民营化 公立医院的最后出2

上传者:qnrdwb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43KB

文档介绍
愿意去做,即使是公立医院。这就有一个管理观念的问题,实际上,公共财政的钱应该给那些服务好、成本价格低的医院,而不必考虑医院产权的属性到底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但为什么民营医院没有机会介入公共服务,还是因为这种管理思维定势——一有什么好处就给自己所属的下属单位。转了一圈,问题又归结到其本质——体制。公共财政支持购买的应该是公共产品,而医院提供的多数都是私人产品。如果说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独家垄断可以控制这些产品成本的价格,医院能够维持正常运转,那么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很难进行自身的积累,因为面对的是市场化的价格体系,但输出价格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而政府财政补贴也连年下降,不足以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营,致使公立医院产生很多盈利行为,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公立医院成为推动医疗服务价格上升的重要因素。所以,作为提供私人产品的医院应该回到它应该所在市场中的位置——民营化、参与市场竞争。政府可以保留一小部分公立医院,提高对它们的补助力度,让它们真正能为那些购买不起医疗服务的老百姓、弱势人群提供保障。Р 审批限制无的放矢。刘春龙告诉记者,国家规定,购置100万元以上的设备需要审批。在公立医院,审批制度是必要的,因为花的是国家的钱。但是民营医院是投资人的,他们的成本核算和审批甚至要比国家的审批严格得多。但民营医院却常常受限于国家审批制度,花自己的钱也买不到需要的设备,说起来也令人匪夷所思。Р 民营医院还感到扩张受到了限制。刘常平介绍,由于政策上没有松动,民营医院想扩大规模或者连锁经营的愿望受到了抑制。以他了解的和睦家医院和他正在经营的维世达诊所为例,几年来多次想扩大经营规模或者开分支机构,但囿于政策的不明确,都只能停在原处观望。Р 据统计,到今年四月份为止,我国民营医院有1477家,但真正上规模的不多。记者采访的几家民营医院的日门诊量都在五六百人左右,相当于公立二级医院即北京市区级医院门诊量的水平。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