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基金标书】2010CB934000-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新剂型改善肿瘤治疗效果的应用基础研究

上传者:叶子黄了 |  格式:doc  |  页数:30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移与扩散的肿瘤细胞,治疗肿瘤转移的效果。Р③利用组织间隙内毛细淋巴管的生理学特征,运用放射性核素和荧光示踪技术,研究纳米药物新剂型导向淋巴系统的效果;研究功能化纳米药物新剂型的组成、结构和理化特性,尤其是纳米尺度、表面亲水性和荷电性质等对淋巴系统导向速度和程度、对注射部位和正常淋巴结损伤程度的影响,阐明纳米药物新剂型的特性与正常组织的安全性、抗淋巴系统转移肿瘤效果间的关系。Р④选择转移瘤细胞表面高表达的目标蛋白分子(如PAR-1等),将沉默这些高表达蛋白分子的siRNA和具有肿瘤选择性作用的寻靶分子(如叶酸、EGF、RGD肽、转铁蛋白和单链片段抗体修饰等)组装到纳米药物新剂型上,利用纳米药物新剂型将siRNA等定向输送到淋巴结中的肿瘤细胞,同时利用纳米药物新剂型激发免疫系统固有免疫反应水平的特性,促进免疫细胞攻击转移到淋巴结中的肿瘤细胞,通过上述两种作用的有机结合来抗淋巴转移肿瘤。Р(3)纳米药物新剂型降低肿瘤耐药性的机理研究Р①选择临床上治疗肺癌和乳腺癌的一线药物,包括铂类药物(顺铂、奥铂等)、紫杉烷类药物(紫杉醇、多西他赛)、阿霉素和氟脲嘧啶等,以肺癌和乳腺癌的典型耐药细胞株A549/T、LCC2/ATM、MX-1/T和MCF-7/ADR等及相应的敏感细胞株作为模型,研究纳米药物新剂型与肿瘤耐药细胞和敏感细胞的结合/粘附、摄取、胞内滞留和转运等过程与经时变化规律,研究其入胞速度与程度、胞内分布与动力学过程,比较纳米药物新剂型在肿瘤耐药细胞和敏感细胞中的行为特征及其抗肿瘤活性,揭示纳米药物新剂型的组成、结构和特性对其入胞过程及胞内行为的影响,阐明其与降低肿瘤耐药性之间的关系。Р②研究纳米药物新剂型对肺癌和乳腺癌细胞凋亡信号转导的影响,通过形态学观察、DNA凝胶电泳、酶联免疫(ELISA)和TUNEL法等检测肿瘤细胞的细胞凋亡,测定葡萄糖神经酰胺合成酶(GCS)的活性,测定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