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公司反舞弊协调制度

上传者:叶子黄了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45KB

文档介绍
情形。针对公司确定的业务流程,结合历年发生的监察案例和审计发现,参考同行业潜在舞弊风险,对每一流程中可能发生的舞弊情形进行分析、识别和描述。对识别的舞弊情形按照以下十类整理归纳:Р1、财务报告舞弊;Р2、资产不当使用;Р3、不当费用和负债;Р4、收入或资产的不当取得;Р5、以不当方式避免成本或费用;Р6、虚假记录、数据;Р7、虚假招投标、询比价;Р8、违规处置资产;Р9、商业贿赂;Р10、高层舞弊。Р第六条舞弊风险分析。对已识别的舞弊情形,按照定性分析的方法,逐一分析可能发生的领域,确定发生的可能性和重要性水平。Р(一)分析舞弊情形可能发生的领域。针对每种舞弊情形分析可能发生的领域,领域涉及的专业部门。Р(二)确认每种舞弊情形发生的可能性。可能性分为不可能、有可能和很可能三类。具体分析时,按照不可能、有可能、很可能的顺序依次确认。可能性的分类及确认方法如下:Р1、不可能:属于国家监管的领域,舞弊动机不高,且未曾发生过,则将该类舞弊情形发生的可能性确定为不可能。Р2、有可能:舞弊情形未发生过或发生次数较少,并且只涉及某个特别业务领域或业务单位,没有普遍性,则将该类舞弊情形发生的可能性确定为有可能。Р3、很可能:如果风险曾经发生过,而且带有普遍性,则将该类风险确定为很可能。Р分析舞弊情形发生的可能性时,还应考虑其他可能导致舞弊发生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比如:某领域管理人员的品行或能力存在的问题;内部管理混乱;管理人员遭受异常压力;存在异常交易;以往审计中审计人员难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等。Р(三)分析可能发生舞弊情形的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分为不重要、比较重要和重要三类,具体分类及确认方法如下:Р1、不重要:如果舞弊者的职务及所分管业务的重要程度和对财务报告的影响程度较低,舞弊行为给公司造成危害小,舞弊行为发生的频率低,没有出现过群体舞弊,则将该类风险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为不重要。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