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四川大学外国文学精品课程

上传者:菩提 |  格式:doc  |  页数:207 |  大小:2480KB

文档介绍
神。多神崇拜。神的斗争通过人的争斗和欲望得到反映和实现。神是理性精神的化身,它为人立法并最终判决人的行为和道德品质(如阿喀琉斯作为人的愤怒,作为神的勇武。史诗中的英雄人物均与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重视个体价值,崇尚身体的健美。РB 古希腊文学中的等级制与父权制的统治:Р欲望作为行动的根据,神作为行动的助力。РC 理性与命运:Р神是理性的最高原则和最佳典范。人的命运是由神最终决定的。命运与行动(理智或理性)之间的矛盾构成希腊文学的悲剧意识。如西绪福斯的命运、阿喀琉斯的无奈和俄狄浦斯的无处遁逃等。РD 古罗马文学基本沿袭古希腊传统但人的集体意识和家国意识觉醒,强调个体的自我牺牲精神。Р希腊人以个人欲望作为行动内因,罗马人则更多以集体愿望和责任感为出发点。在审美品格上趋于庄严和崇高。《荷马史诗》与《埃涅阿斯纪》思想意识的比较。Р2、希伯来文学(由于希伯来民族文化历史的特殊性,这里的希伯来文学主要指《旧约圣经》)РA 希伯来文学的神人观念:多神到一神的演化。上帝作为一种绝对的存在,他以造物主的身份超越于人。上帝最终成为一种信仰。灵与肉、理性于感性、禁欲与享乐、思想与身体的分裂。这些分裂逐渐形成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基督教文化。РB 《旧约圣经作为》希伯来文学的可读性与可写性文本:神学解读、哲学解读、文学解读、人类学解读与符号学解读。Р任何对象都是多义的、变动的,不同的阐释主体总是以自身经验把握其意义和价值的一部分。因此,文学文本的解读从来不尊崇某种一家之言,开放的心态、大胆假设与小心求证就成为外国文学最基本的学习态度和方法。РC 教会作为一种势力介入世俗社会生活,形成政教合一的政权形态。理性化的人本意识被宗教人本意识所取代。神性与人性的对立。思想取代身体,无限膨胀的绝对主体成为一种异化人的力量。人的主体地位逐步丧失。Р3、宗教对文学社会生活的控制使教会文学成为中世纪文学的主导样式。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