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的平面布置与尺寸。Р调治构造物的轴向布置与导治线的边缘线成正交或较大角度的斜交者,称为丁坝(亦称挑水坝)。丁坝长度越大,坝头冲刷越深,挑水能力越强,对上下游、甚至对岸的影响也越大,一般不宜采用过长的丁坝。Р丁坝常设置于桥头引道路堤的上游一侧或河岸边上,其作用在于将水流挑离桥头引道或河岸,并使泥沙在丁坝后部淤积,形成新的水边线,以达到改变水流流向,保护路基或河岸的目的。若需要防护的路堤或河岸较长,可采用数个丁坝组成的丁坝群进行水流调治和河岸防护。将各个坝头的连线设计成一条平滑的曲线或直线,称为导治线。导治线两端应与河岸平顺连接。Р按淹没条件,丁坝分为淹没式和非淹没式。淹没式丁坝,常用于中水调治,对长水流的河槽能起整治和稳定河岸的作用;非淹没式丁坝,常用于挑开高洪水流保护河岸和河滩引道路堤。Р丁坝在平面上的方向:淹没式丁坝一般斜向上游(为上挑),坝轴线与水流方向的交角约;如果斜向下游,则漫过坝顶的水流将向丁坝根部集中,造成剧烈冲刷面冲走丁坝间的泥沙。非淹没式丁坝一般斜向下游(为下挑),坝轴线与水流方向的交角约Р;对于流速不大的河流,也可以斜向上游。对于流向不定的潮汐河流,则应使丁坝与水流方向正交。Р五、结论、讨论等Р各种调治构造物既可单独设置,也可以联合设置。设计时,各种调治构造物的设置、型号和尺寸,不论是否通过计算,均应结合河流特征、水文、地形、地质、河滩路堤和水利设施等,综合考虑,配合桥孔设计而确定。按照《桥位勘设规程》的要求,结合已有的实践经验慎重进行,必要时应通过模型试验确定。在河流的滩地上,还可以采用植树造林等生物措施来配合或替代工程调治构造物。Р参考文献: Р1. 张学龄,桥涵水文,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Р2. 杨斌,王晓雯,彭凯,徐芳,孟彩侠,桥涵水力水文,第2版,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Р3. 李继业,桥涵工程设计与实例,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