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执行按用户最终要求(标准+α)的质量体系,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控制了产品实物质量水平,降低质量异议的发生率,间接产生了经济效益。、 3.规范了备品、备件的采购管理,降低库存,节约成本降低采购成本、加快了整个企业的物流,降低了储备占用进而减少财务费用、缩短流动资金周转天数进而降低流动资产占用。 4.由于加强了原料、中间在制品、成品的管理,降低了在制品、成品库存,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流动资金。 5.规范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制度,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由原来的月底通过统计数据进行成本核算变为由相应的业务系统实施“抛帐”进行动态成本核算,提高了管理的精度与水平。 6.实现设备标准化管理,提高设备维修效率,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和设备维修费用。 7.提高了办公效率,实现企业办公自动化。 8.合理调配能源,加强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参考文献: [1]《工业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评估研究与实践(2011)》第2章《钢铁行业评估研究与实践》,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2]《中国钢铁行业企业信息化与工业Р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2011年度)》,中国信息产业网,2011年11月1日。[3]芦永明等:《中国钢铁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展望》,《中国冶金》2013年5月。[4]《ERP系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美国生产与库存控制学会( American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Control Society)统计,南京东泽网,2012.7.10发布。[5]国际制造执行系统协会(MESA)1996年的调查统计,转引自上海交通大学张洁:《制造执行系统》,MBA智库文档。作者简介: 沈晋成(1977-),男。广东深圳人,法国格勒诺布尔高等商学院硕士,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咨询部高级咨询顾问,主要从事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项目调研与规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