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20世纪台湾文学史论教案

上传者:非学无以广才 |  格式:doc  |  页数:35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的阐发,亦非纯情绪的直除,而是美学上直觉的意象之表现,主张形象第一,意境至上。……二、中国风,东方味的——运用中国文字之独特性,表现东方民族生活之特有情趣。”(洛夫《建立新民族诗型的刍议》)。1959年,“创世纪”进行改组,吸收了“现代派”和“蓝星”的一些成员,如叶泥、商禽、叶珊、郑愁予、叶维廉等,从而成为推动现代诗运动的中坚力量。这时,它放弃了“新民族诗型”的主张,转而提倡诗的“世界性”、“超现实性”和“纯粹性”,掀起了新一轮现代主义诗歌风潮。Р由现代诗为发端的台湾现代主义文学运动,在60年代达到高潮。1960年《现代文学》杂志的诞生,标志着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由诗歌扩大到小说及其他文学领域。在此之前,夏济安曾于1956年创办《文学杂志》(1960年终刊)。该杂志虽然倡导的是一条关心人生、反映时代的现实主义路线,但它受到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较深影响。一方面较为系统地评介了西方现代派大师的理论和作品,另一方面为年轻作家的现代派作品提供了发表园地,因此它为现代派文学在台湾的崛起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现代文学》的创办者白先勇、王文兴、陈若曦、欧阳子、叶维廉、李欧梵、刘绍铭等,大都是在《文学杂志》上崭露头角的年轻人,他们办《现代文学》的目的为:“打算有系统地翻译介绍西方近代艺术学派潮流、批评和思想”,“试验、摸索和创造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发刊词》)。《现代文学》的主要贡献是为文坛造就了大批作家,那些活跃于60、70年代的重要作家,如白先勇、陈映真、陈若曦、欧阳子、黄春明、王拓、王祯和、七等生、丛甦、水晶、施叔青、李昂等,都是在这个刊物上成长起来的。Р台湾现代派文学深受精神分析学、存在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等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影响,从卡夫卡、乔伊斯、吴尔芙、福克纳、詹姆斯、劳伦斯等现代作家的作品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征。它把表现自我放在主要地位,着重开掘人的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