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搁置一旁,终究不得亲近佳人。诗人所写的十愿十悲,层层递进,可谓情真意切,娓娓动人:Р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Р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Р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Р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Р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Р愿在丝而为屦,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Р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Р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Р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飚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Р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掇音。Р钱先生在列举了古今中外各家相似写法的实例后,比较分析指出:“无论少只一愿或多至六变”,不是“尚不足为陶潜继响”,就是“稍逊一筹”。其原因是中外各家的写法,都只写了“愿”,如中国的只是“愿化芳瓷供茗饮,将身一印口边脂”,或“愿作乐中筝,得近佳人纤手子,砑罗裙上放娇声,便死也为荣”;而西方的也只是“甘愿做蚤虱或溷器”等,都不如《闲情赋》能“十‘愿’适成十‘悲’;更透一层,禅家所谓‘下转语’也”。下转,是佛学禅理中的术语,说的是人最初于面对之物境记忆不忘、朝思暮想,以致达到愚痴成性,以致背离不妄不变的本来心态,并就此陷入生者死、死者生,即“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如旋火轮”(见佛藏《楞严经》)的下转境况。这当然是唯心主义的说教,但《闲情赋》中的“十愿十悲”,其超出其他作品类似写法的感人魅力所在,就“妙”在愿生悲、悲生愿、愿愿悲悲、悲悲愿愿,如旋火轮的下转“境界”。通过这样的中外文学文化浅深层次的参照比较研究后,所得出的“下转”创见,不仅丰富与发展了中外文论和修辞学理论与术语,而且也对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增添了新的借鉴技巧和批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