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经济毕业论文: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可行性分析

上传者:upcfxx |  格式:doc  |  页数:26 |  大小:134KB

文档介绍
业银行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达到11.4%,加权平均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9%,整体资本充足水平符合审慎监管的要求。但由银监会近期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督检查指引》来看,对各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率水平还有上调的可能。因此为了加快我国银行的商业化步伐,促进整个金融体系的深化改革,则要求我国商业银行开拓多种金融业务,提高自身的资本充足率。Р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资本市场迅速发展,以直接融资为特征资本市场的发展,一方面彻底打破了金融服务产业的原有平衡,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的职能受到削弱,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受到严重挑战,造成银行存款大量减少,资产结构失衡,获利空间缩小,风险增加。因此,商业银行要应对资本市场的冲击,必须调整经营战略,向全能银行发展。另一方面,开放混业经营,让银行参与基金、保险、投资、证券业务,既逐步的健全完善金融证券市场,又给股市输入新鲜的资本血液,实现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融合。Р2.1.4 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需要Р实行混业经营有利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目前我国银行业已进入全面竞争时代,中资银行独占市场的优势不复存在。外资银行凭借其资金实力、服务理念、金融技术和市场经验的优势,在多方面挤压我国金融机构的发展空间,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经营模式上的挑战。跨国全能银行的业务范围广阔,经营灵活,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能通过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将各种金融业务进行有效组合,从而大大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来源,具有天然的竞争优势。相比在分业经营监管体系下的中资银行,混业经营的外资银行在零售业务和非利息收入业务占有明显的优势,更容易获得盈利空间。而且,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展,外资的这种优势越发明显。外资金融机构能够利用创新型金融工具提供多方面的服务,而由于分业经营,我国金融机构在这一方面明显处于劣势。混业经营的商业银行开拓了除存贷利差收入之外的新的利润来源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