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男大学生Р国内大学生就业第三方独立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对2010届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为21%,与同届男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相比要比其低约8.5%。这说明在就业率方面,我国当代女大学生明显要落后于同届男大学生。Р另外,该研究院的调查还发现女大学毕业生签约薪资明显低于男大学生。截至2011年2月底,2010届女本科毕业生和女专科毕业生的平均月薪要低于同届男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月薪。女大学生的平均工资少于2000元,男大学生的平均工资却远高于2000元。此项调查还显示出女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时,专业不对口的比例也要高于男大学生,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的专业对口率分别是73%和61%Р[3]。这表明,女大学生如果想实现就业或者是与男大学生获得同样的工作机会,只有通过两种途径:一是降低就业标准;二是降低薪资要求。由此可知,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要低于女大学生。Р此外,女大学生往往以降低质量为代价,出于现实考虑,为了把握住工作机会,她们往往必须降低个人的就业期望值,也就是说随着社会整个学历水平的提高,用人单位也提高了对女性求职者教育水平的要求,甚至出现了“女硕士=男本科,女本科=男专科”的等式,形成了女性高学历者从事着低学历者就可以完成的工作的所谓的“炫耀性教育消费”现象,这就是西方学者所说的过度教育。Р(四) 女大学生的求职成本高于男大学生Р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到用人单位或明或暗的性别歧视,致使女大学生们所付出的时间、精力等求职成本要比男生多得多。Р2012 年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王小波等人,通过对南开大学 685 名女大学生调查显示,女生寻找工作的时间成本与心理成本要高于男生。女生投递简历的份数多于男生但获得面试的机会却少于男生。另外,女生寻找工作的时间要长于男生,从男女生签约意向个数上看,也是男生多于女生。这种现象在很多学校具有相当的普遍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