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万元(注:1头牛越冬死亡后只能出售1张牛皮,每张牛皮售价不超过100元,150万元-2万=148万元),全县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48万÷27300人=54.21元。Р九、基地项目实施的环境条件Р1、原料资源。Р由于牧民科学放牧的意识淡薄,观念落后,重头数,轻质量,至今仍然沿袭的是“逐水草而居”原始放牧方式,畜牧业生产走的是“夏饱、秋肥、冬瘦、春死亡”的老路。据统计,红原县54万头牲畜中,每年有弱畜4.3万头,占总牲畜量的8% (其中有近3万头牦牛,2000多只绵羊因无法越冬而死亡,损失十分惨重)。因此,建立一个2000头牦牛弱畜育肥基地也仅可挽救每年越冬死亡总数的7%,收购弱畜资源是有保障的。Р2、牧草资源。Р红原县除了大量自然生长的优质牧草外,省、州、县各业务部门通过多年的实践,已选育出适应红原气候条件的优质牧草品种多汁饲料。同时从县到乡、村、户均建有打贮草基地、人工、半人工割草基地,年均可提供200—300万公斤干青草及60多万公斤多汁饲料。Р十、结论Р牦牛弱畜育肥基地,是红原县跨越式、追赶型项目,它对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用科技手段改变传统落后的牧业生产方式,加快畜牧产业化、规范化步伐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Р该项目的实施,是为发展红原县牧区经济,加快民族地区工业建设步伐,实现企业、牧户双赢。目前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项目实施后,必能达到设计要求和预期目标。Р基地项目实施后,将直接减少牲畜死亡2000头,降低全县牲畜死亡率3%。减少牦牛每年正常死亡30000头的7%;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完全可以起到增强牧民群众的科技兴牧意识和商品观念,效益观念。项目建成后,每年可直接挽回经济损失300万元。从而带动牧民增加生产投入,走科技致富之路,对牧区社会进步、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对进一步在全县开展牦牛的弱畜育肥工作有很强的推广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