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不理睬,甚至与之中断关系,做出消极行为的儿童本人也会由此而感到不安和烦恼;儿童在同伴群体中被接纳和认可,感觉自己占有一定的地位,受到同伴的尊重和赞许,可以满足他们归属、爱及尊重的需要,而这些感受都是人的积极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Р 三、同伴群体是儿童将道德认知践行的土壤,是道德行为的排练场Р 由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的,而是存在着种种矛盾和冲突,于是,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产生了相应的规则与规范,道德正是这样一种规范。在群体中,同伴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既没有成人权威的介入和支配,也没有成人对他们的体谅和怜悯。在这种情境中,儿童得到的是有关人我关系矛盾冲突方面态度和行为的自然而真实的反馈,那些积极友善、符合社会道德准则的行为往往易被同伴群体所接纳和认可,那些攻击性强和破坏性强的行为更易为同伴群体所拒绝和排斥。从表面上看,这个道理很简单,同伴群体是靠同伴Р关系支撑的,友谊和友好是维持同伴群体的主要纽带。Р 总之,学校应创造条件,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教育性的活动。这不仅满足了儿童交往的需要,充实了他们的生活,扩大了他们的交往范围,使他们不仅仅拘泥于某一个同伴小圈子;而且还把他们的课余生活纳入正确的轨道,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向更高的层面上转化。如引导儿童走出校园,参观各种博物馆、纪念馆,访问英雄模范人物;或引导儿童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象帮助老弱病残,宣传交通法规,维持公共秩序,参加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环境。通过这些高层次的活动内容,不仅发挥了同伴群体的积极作用,而且能使儿童增长见识才干,扩展阅历,使儿童的道德品质向更高层次的提升。但是这些活动对儿童品德发展影响效果的大小取决于儿童对待活动的积极性和态度。而这些活动与同伴群体中的自发活动相比,并不一定都是儿童感兴趣的,愿意参加的。因此,在进行这些活动之前,应该激发儿童的主体积极性和对活动的兴趣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