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论文: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上传者:upcfxx |  格式:doc  |  页数:18 |  大小:75KB

文档介绍
具体表现在:Р(一)学生层面:促进了学生的和谐发展Р美学大师宗白华说过:“我们不一定要做诗,但我们的心中不可没有诗意、诗境。”有诗的人生一定会多一点精彩。习诗就是学做人,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我们以课题为抓手,通过渗透、熏染、陶冶、内化的形式,以诗育人,这种新颖的教育方式能寓教于乐,突破了简单的说教和粗暴的强制训练。事实证明,经受诗的洗礼的孩子,比其他的孩子更懂得关心人、体贴人,能更多地为别人着想,都有高尚美好的心灵。随着课题的实施,整个校园内,呈现出一种蓬勃的生机,实现了我校的办学宗旨:让儿童充满生活力。Р1、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断提高Р小说家金庸说:“让孩子背诵古诗文不是要让他们学习很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民族性格的熏陶。要继承温柔敦厚、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诗教,使孩子们养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刚的人格。”当代文化名人余秋雨说:“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都是文明传代的绝佳措施。”我们每天专门抽出时间,进行古诗文的诵读和积累,在悠扬的古筝乐曲中提笔练字,赏析品味诗文意境,还在每个班级里开设每周一节的诵读和赏析古诗文的阅读课,就是在让诗韵的优美时时拨动学生心中诗的琴弦,使“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德原则……同空气一样流入学生的大脑,流入学生的血液,最后渗透到生命的深处。虽然它效果还不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但是可以想见,经过小学六年的积累沉淀,几百篇诗文积淀在学生骨子里的智慧、风骨、操守、人生态度等,将逐渐地转化为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从而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有效的培养。不是吗?当学生碰到数学难时,他能用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