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地方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运行模式与功能定位

上传者:业精于勤 |  格式:doc  |  页数:15 |  大小:23KB

文档介绍
益探索,其虽然在整合区域科技资源,组织攻关共性、关键性技术,科技产业化,孵化科技企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作为新型研发组织,其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Р 1.理事会会议尚未形成制度化,联系松散,其决策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理事会由依托高校校长兼任,受时间精力和价值观念所限,往往从高校自身利益考虑较多,更加关注高校自身现有科技成果转化,从而使产研院工作和研发重点得到削弱,并与省内行业骨干企业(会员企业)亟需的技术研发需求相脱节和错位。Р 2.产研院目标定位分散,赋予太多功能,从而难以突出重点,对产研院运行进行科学评价和考核。这是目前产研院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从上述陕西产业技术研究院要完成的工作任务可以看出,产研院这一成立不久的新型研发组织,既要组织高校大量科技成果转化(移)、扩散,又要凝聚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性和前瞻性技术,组织协调多方面力量进行协同创新;既要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新兴产业,又要建立自己的研发基地平台,研发地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既要参与和帮助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构,又要参与企业研发项目的融资和股份制改造;既要为会员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人才培训、创新发展战略咨询等服务性工作,又要与地方政府合作,在省内地市建立产研院分院,解决地市地方经济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及开展软科学服务等等,从而使建立产研院的宗旨――攻克产业共性、关键性和前瞻性技术的目标远未达到。Р Р 3.产研院总体运行效率效益欠佳,远未达到预期目的。既未有效提供更多产业共性技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也未更好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据统计,2010―2015年间,陕西省高校50%以上的科技成果并未在省内转化,而是转移至省外。Р 四、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功能定位分析Р 借鉴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和江苏省9家省级工业技术研究院及浙江现代纺织工业研究院的经验,根据陕西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实际,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功能定位除了在初建期(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