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毛皮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上传者:似水流年 |  格式:doc  |  页数:16 |  大小:30KB

文档介绍
皮时装。皮草外套新款:Р 随着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发展,毛皮生产的规模化,加工制作工艺的提高,毛皮服装实现了从预约定制到成衣化的跨越,价格进一步降低,裘皮消费逐渐显露“大众化”的端倪,以往显示财力、身份、地位的“千金裘”向越来越多的人敞开消费大门。制裘原料皮主要来自野生动物,人工饲养的毛皮兽和家畜皮张。19世纪60年代,毛皮动物人工养殖始于北美洲,随后在北欧也得到大力发展。人工饲养的毛皮兽皮张,不论在数量上、质量上和色彩上均有Р 明显的优势。现在人们使用的毛皮,90%来自养殖场,毛皮的供给手段从捕猎向人工生产时代推移,价格也较以前便宜了。随着毛皮生产的农业化,毛皮昔日象征身份的地位开始动摇,在不久的将来,“衣轻裘”对普通消费者来讲,再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Р 4.现代毛皮文化Р 4.1现代毛皮业Р 4.1.1反裘运动Р 毛皮业发展到现在因其特殊的材料来源,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在现代农业和工业快速发展的数百年间,人口数量成倍增加,毛皮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人们对毛皮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野生毛皮动物资源被大量开发。但正如景松岩、张伟等在《国际裘皮市场的剖析及展望》中所言:“毛皮业的真正灾难也许是来自人类本身【6】。”由于过度利用以及栖息地破坏和污染等原因,野生动物资源正逐步成为稀缺资源,濒危动物越来越多。我国曾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野生动物毛皮输出国之一,这种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最终导致了我国的野生动物资源面临严峻形势。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野生动物皮张来源的不足,人们开始饲养毛皮兽来满足市场的需求,给裘皮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对野生毛皮动物的过度利用给近代毛皮业的发展打上了残酷和疯狂的标签,也为后来极端主义者的“反裘运动”留下了依据和隐患。Р 20世纪80年代末,一场轰轰烈烈的“反裘皮运动”在欧美爆发,对毛皮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以美国为例,1987年美国的毛皮市场销售额曾高达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