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从史学角度看宋代民间表演艺术及宫廷表演艺术的形式特征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30KB

文档介绍
后行(在后面伴奏的乐队)吹“双头莲令”(曲牌)。表演者上,分为五方。竹竿子又勾念(词略)……花心(主要演员)出念(词略)。竹竿子问念:既有清歌妙舞,何不呈献?花心答问:旧乐何在?竹竿子再念……。一部俨然五人表演,转作一行,对厅杖鼓出场。Р 再有像《佳人剪牡丹》,据朝鲜《进撰仪轨》(朝鲜李朝李熙时代,公元1782年,仪轨厅刻印的稀见的珍贵书籍)。的记载,这也是个很优美的表演形式。十二个表演者,六人拿着花,围成圆圈,中间一牡丹花樽,表演者围绕着花樽进退旋转。分开来只见朵朵牡丹,含苞待放,聚拢来又是大朵盛开的牡丹,灿烂夺目,洋溢着春天的喜悦。Р 宋代还出现了表演人物故事,这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杨荫浏先生认为:Р“我国歌舞剧在宋代已形成独立的体系”。(《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是有根据的。例如《剑舞》这个节目,前后表演了两个故事。前一段是汉代故事,扮演“鸿门宴”中的刘邦和项羽,正当项庄以舞剑为名,想刺死刘邦的时候,项伯起舞掩护刘邦。后一段表演唐代故事,表演者扮公孙大娘,舞《剑器曲破》,形容她的表演:“作龙蛇蜿蜒曼舞之势”。另外两个表演者着唐装,一个是有名的草书家张旭,他看了公孙大娘的表演而草书大进;一个是诗圣杜甫,他幼年看过公孙大娘浏漓顿挫的《剑器舞》以后,又见到公孙大娘的徒弟李十二娘表演,不胜感概,写了著名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由此可以看出,宋代宫廷表演艺术的结构在表演人物故事等方面,已具备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在艺术程式上和后世戏文、杂剧、传奇方面也有着密切的联系。Р 综合以上两个方面看,宋代民间表演艺术在古代民间艺术历史上,有其独特的贡献。宋以后元杂剧、明传奇,直到昆曲、京戏方面都很丰富,而民间的“社火”、“走会”、“闹秧歌”也很红火,都可以说是宋代民间表演艺术的影响,也都可以看成是宋代民间表演艺术与宫廷表演艺术的进一步演进形式,同时,也更说明我国民间传统表演艺术历史的悠久。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