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会议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扩大辐射作用,丰富成果内涵,不断推动小幼衔接工作的深入发展。Р六、实施建议Р(一)儿童的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长时间做一件事会感到身心疲惫,导致注意力分散或兴趣转移。学校及幼儿园应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每一节课(40分钟)组织15~20分钟教学活动后,可适当在课中穿插3分钟左右的课间操。也可将每节课安排为20~30分钟。Р(二)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记忆功能仍以机械记忆为主。教师应把握好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采用音像动画结合、动手操作、动作演示等形象、直观的方法,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Р(三)对于课堂常规学习行为习惯要求,教师可以编成短小易记的儿歌或顺口溜,指导学生一边背,一边做,逐渐将儿歌中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学习习惯,使之习惯成自然。Р(四)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并且他们对教师极为信任和依赖。因此,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儿童模仿的榜样。教师要利用好儿童的这种崇拜,通过在活动中的行为示范,帮助和引导儿童进入小学生的角色。Р(五)教师要善于运用评价语激励学生。针对儿童好胜、好模仿、易受暗示的特点,教师可以表扬在活动中做得好的儿童,还可以奖励受表扬的儿童当小老师。其他儿童很容易受到暗示,就会以积极的态度回应老师。Р(六)儿童个性发展是有差异的,教师关注儿童的差异,对动作、反应比较慢的儿童要表现出更多的宽容、耐心,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并及时鼓励、表扬,以免这些儿童在入学之初就遭受学习上的挫败,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而对于动作、反应比较快的儿童要及时肯定、表扬,引导他们主动帮助学习伙伴,学会与人合作,不挫伤这些儿童学习的积极性。Р(七)幼儿园及学校开展的幼小衔接教育活动要体现游戏性和趣味性,让儿童在游戏活动中互相熟悉,相互学习,使儿童感到在学校学习、生活是很开心的事情。Р Р南开区教育局小教科、学前科Р南开区教育中心教研室Р 2016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