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上传者:塑料瓶子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74KB

文档介绍
.6% ;无效为 5 例,占 4.9% ,总有效率 95.1% ;5 例无效病例中, 4 例为胶耳。 3 讨论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的非化脓性炎性疾病, 发病率高, 其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主要的病因有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和免疫反应, 但大多研究倾向于咽鼓管功能障碍是最主要的病因[1]。西医治疗除针对病因治疗鼻咽及鼻部疾病外, 清除中耳积液, 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功能是其治疗原则[2], 如鼻腔局部使用减充血剂、咽鼓管 5 吹张、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及中耳插管等。但部分患者因鼻、鼻咽部有分泌物无法行咽鼓管吹张, 有的患者因未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或反复急性发作而转为慢性, 咽鼓管吹张不能奏效。这些西医难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到了晚期可发生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症等后遗症, 造成永久性的听力下降, 甚至于手术治疗也难以解决。中医认为此病早期为风邪侵袭、经气痞塞。慢性者主要病因为邪毒滞留, 气血瘀阻所致,又与正气虚弱有关。耳为肾开窍之官,其虚在肾。肾虚则出现耳鸣、耳聋。因肾气虚, 气不化水, 水湿上泛而从耳出, 故可出现耳内渗液。按中医的治疗原则, 应采取补气、清泻、收敛之法。本方中黄芪、党参补气实本扶正;葛根、黄柏、蔓荆子清泻头目风热; 白芍、志肉敛阴制水; 升麻引药上行;甘草解毒而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既能清热解毒、散邪通窍, 又有行气利湿之功效。故该方在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中, 特别是那些无法行咽鼓管吹张, 咽鼓管功能难以恢复者, 辅以合适的西医治疗, 可恢复咽鼓管通气, 消除中耳负压,可提高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参考文献: 6 [1] 王正敏,陆书昌. 现代耳鼻咽喉科学[M]. 第1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 : 488 拟 494. [2] 黄选兆,汪吉宝. 实用耳鼻咽喉科学[ M].第1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 837 拟 846. 7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