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北京大学]中国电影史 往年讲义

上传者:读书之乐 |  格式:doc  |  页数:17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的比兴诗学及民族文化探索》,叶月瑜等主编《三地传奇:华语电影二十年》第274、294页,国家电影资料馆,1999。)Р倪震:“在第五代电影的早期阶段,由于《黄土地》的问世,陈凯歌被公认为这个电影运动的代表。陈凯歌前期创作的三部电影《黄土地》、《大阅兵》和《孩子王》,既是他个人电影风格的展示,也被视为第五代电影探索的一条轨迹。在这三部作品里,早期第五代电影宏观视点、文化反思、叩问历史的理性主义,体现得最为明显彻底;同时,崇尚造型、影像表意、在广阔的西北高原和黄河背景上展开诗化的电影叙事,也是第五代导演革新电影语言的标志。而理性精神和电影诗情的综合,正是陈凯歌的特点,是他个人经历和学养造诣的鲜明印记。”(《陈凯歌:中国历史文化的阐释者》,杨远婴主编《华语电影十导演》第155页,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年版。)Р李道新:“毫无疑问,陈凯歌的《黄土地》是第五代中国电影崛起的重要标志。在《怀着深挚的赤子之爱——陈凯歌谈<黄土地>导演体会》一文里,陈凯歌也如吴贻弓、黄建中和谢飞等第四代导演一样,谈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的电影观和历史观:“我们在少年时代,就被卷进社会大动荡的潮流。坎坷的际遇使有些人消沉甚至扭曲,但更多的人经受住了生活的锤炼,在实际中走向成熟。对于我们这个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我们的感情是深挚而复杂的,难以用语言一丝一缕地表述清楚。它是一种思前想后而产生的又悲又喜的情绪,是一种纵横古今的历史感和责任感,是一种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念。我认为,这是我们这一代青年身上最宝贵的东西。它激励我们严肃而真诚地对待人生,全力以赴地投身于学习和工作。我渴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使这种信念和情感得以抒发。电影可以拍小桥流水,江南秀色,但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搞点有力度的东西,表现一点粗犷的阳刚之美。而这种气质,近年来我们的银幕所见不多。因此,当我获得独立拍片的机会时,便希望在这方面进行一次尝试。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