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北京大学艺术系:中国电影史

上传者:qnrdwb |  格式:ppt  |  页数:222 |  大小:17298KB

文档介绍
1937-1945)》)、新时期电影史。?中国电影史的专题史:中国电影与都市文化史(张英进:《上海电影与都市文化(1922-1943)》);中国电影批评史(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1897-2000)》)。?中国电影史的地域史:上海电影史、香港电影史、台湾电影史。Р9Р中国电影史?教学说明与参考文献(3)?中国电影史课程的创新Р历史观念的创新:历史叙述;对待“客观”与“真实”的态度。?电影观念的创新:电影不仅仅是“影片”,而是一切与电影活动相关的事物的统合;电影作为技术、工业、美学、社会体系。文化研究与整体综合史。?中国电影史研究和课程的创新:从创作者主体意识的角度出发,以文本分析和文化阐释为主要手段的中国电影史研究和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的观照下,中国电影史的叙述框架将被划分为四个段落。一:早年的道德图景(1905-1932)。郑正秋、侯曜、史东山等第一代中国电影人对伦理道德的影像阐发,家庭/伦理片、历史/古装片、武侠/神怪片等类型影片的道德诉求。二:乱世的民族影像(1932-1949)。孙瑜、蔡楚生、史东山、费穆、吴永刚、沈浮等第二代中国导演的民族意识,《神女》、《马路天使》、《小城之春》、《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影片的东方美学。三:分立的家国梦想(1949-1979)。陆、台、港的政治隔离及其电影分立,在同一的家国梦想之中,大陆电影以国为家(如谢晋电影),台湾电影以家为国(如李行电影),香港电影不时显现出无国无家的漂泊意象(如李小龙电影)。四:整合的文化阐发(1979- )。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及电影影响的发生,陆、台、港电影整合时代的开始。大陆第四代(如张暖忻、谢飞)、第五代(如张艺谋、陈凯歌)、第六代(如张元、贾樟柯),台湾侯孝贤、杨德昌、李安、蔡明亮,香港徐克、吴宇森、许鞍华、王家卫等导演及各自文化命题的提出、碰撞与对话,一个复杂、多元、活泼的中国电影文化空间。Р10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