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赊销政策的使用,应收账款额随之增加,而社会信任危机及诚信环境恶化,使得货款的回收难度加大,增加了企业风险。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合理评估赊销赊购风险,确定适当的信用政策。伊利股份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存货周转率之间总体上是一种良性互动关系, 但是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是伊利股份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控制过于严格。如前所述,伊利股份应收账款额度的严格管控给其带来了周转率的提升,保证了资金安全。但从另一方面看,这样的信用政策使企业的营运能力提升空间狭隘化。对伊利股份而言, 为促进销售, 可通过调整现有的信用政策来实现。由于实行紧缩的信用政策, 目前伊利股份的销售渠道基本为优质客户,而此数量的扩充空间有限。为此,笔者认为伊利股份可以对现有和潜在的客户渠道放宽信用条件,延长应收账款收账期,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后期信用考察对新引进客户进行信用等级分类,实行不同的收账政策。这样一个从松到紧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能通过改变信用政策来达到扩大销售量的目的,也能较好地控制应收账款风险,最终实现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的同步平稳提升。 2. 同行业对比, 寻找适当的结合点。在乳制品行业中,伊利股份与蒙牛乳业共同构成我国奶业双寡头格局。蒙牛脱胎于伊利股份,又迎头赶上,甚至在一些领域已超越了伊利股份。伊利股份要发展,除了建立适当的信用政策之外,也应当考虑和借鉴其竞争对手如蒙牛乳业的策略和方法。蒙牛乳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与伊利股份相比出现了较大的反差( 详见图 3)。蒙牛乳业的销售收入与伊利股份基本一样,逐年递增,而通过对伊利股份与蒙牛乳业的应收账款对比分析可见,两家公司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基本上呈递增态势( 详见图 4), 同时蒙牛乳业的应收账款增长速度快于销售收入的增长。让伊利股份无法企及的是,蒙牛乳业大量地采用应收账款结算,成功开拓市场,分得乳品市场的一杯羹,甚至从最初的“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