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海峡两岸对英源外来词一词两译现象的探析

上传者:梦溪 |  格式:doc  |  页数:3 |  大小:49KB

文档介绍
翻译的描述方式或着眼点不同亦或是用词的习惯不同导致一词两译现象的出现。如: missile 一词,两岸都采用意译的方法,大陆把出发点放在地面控制上,译成导弹,而台湾着眼于空中飞行,译作飞弹。[2 ]这两种译法都属于意译, 只不过着眼点不同。再比如, Christmas 大陆译作圣诞节,台湾叫耶诞节,两者都属于意译,大陆采用的意思是圣子诞生节,台湾的意义是耶稣诞生节,一字之差, 大陆使用了耶稣的称号圣(子),台湾则使用耶稣的姓名耶(酥)。第三,还有许多人名、地名的外来语,两岸都是直接音译的方式, 但由于各种原因,用字不同。比如,大陆说的斯大林,台湾译作史达林;大陆所说的尼日利亚,台湾叫奈及利亚,其实说的是同一人或同一地名,却会让人误解。周有光老人在《语文闲谈》中曾提到这样的例子: Reagan 一上台,北京译作里根,台湾译作雷根,香港译作列根,一人变仨。 Bush 一上台,北京译作布什,台湾译作布希,香港译作布殊,也是一人变仨。[ 3 ]因此人名、地名的叫法不一致,容易产生交流的障碍。对于这些文字的选取,还是有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和规律值得我们研究。其一,大陆在翻译外来的人名时,习惯用中国人姓名中不常用的字词来音译,译法更看重中外之分,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外国人;而台湾经常在翻译中更多遵循中国人的起名习惯,多半以中国的姓氏开头。这样的例子很多,如 Margaret Thatcher 内地译为撒切尔夫人, 台湾叫畲契尔夫人; Bill Clinton 内地译克林顿,台湾叫柯林顿。还有其它一些例子: 这种给外国人名译个中国姓和名的做法,并不是台湾的创造, 其实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内地翻译界承袭过来的,那时沿用下来的外国名人,多半有中国姓氏,例如:肖伯纳、华盛顿、林肯、罗斯福、马歇尔、戴高乐。不过,一九四九年后,内地翻译界强调外国人名的音译,后来翻译的外国人名中国姓氏就少了。[ 4]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