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实验证明: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淋巴细胞的成斑和成帽反应;荧光漂白恢复;电子自旋共振谱技术。3.4膜的功能——物质运输3.4.1膜运输的形式与特点根据运输时对ATP的需求,膜运输形式分为两大类: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3.4.1.1被动运输根据运输时是否需要载体分为:扩散与促进扩散。(1)扩散定义:非电解质在电化学梯度作用下,直接通过膜。影响因素:脂溶性,分子大小,带电性。气体分子、小的不带电极性分子、脂溶性分子易通过;大的不带电的极性分子和各种带电的极性分子难通过。(2)促进扩散定义:难通过的必需物质在易化载体的帮助下通过膜。电化学梯度下,通过易化载体的构象变化。易化载体包括:载体蛋白及通道蛋白。特点:速度快,速度与溶质浓度成正比;饱和性;特异性;可被特异抑制剂抑制。离子载体:大多数是细菌产生的抗生素,能够极大提高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包括通道形成离子载体(短杆菌肽)、离子运载离子载体(缬氨霉素)。水通道。3.4.1.2主动运输(1)概念:膜运输蛋白在代谢能偶联下,逆浓度梯度运输底物,具有选择性,饱和性。能量来源:ATP,光能,电子流,物质浓度梯度。(2)分类:初级主动运输,次级主动运输。(3)主动运输泵F型泵:需要ATP供能,不需磷酸化。细菌质膜,线粒体、叶绿体膜上,ATPase。P型泵:需要ATP供能,同时需要磷酸化。V型泵:需要ATP供能,不需磷酸化,位于小泡膜上。ABC型泵,ABC转运蛋白。(4)意义建立,维持细胞、细胞器内外环境的物质浓度,以使细胞维持正常生理功能。3.4.2细菌中的主动运输(1)基团转移(磷酸化运输)通过对被转运到细胞内的分子进行共价修饰,使其在细胞中始终维持“较低”的浓度,从而促进运输。(2)细菌视紫红质质子泵光能驱动视紫红质构象改变,直接泵出质子,建立质子梯度。(3)ABC超家族转运蛋白周质空间由底物特异性受体,捕捉底物,再迁移到膜上。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