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激素、减轻炎症; 术中控制血压, 电凝止血, 安定病人情绪,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停止手术,对症支持治疗。 2、术后出血常由于血管残端处理欠佳, 症状常较严重。当血管收缩作用消失, 使原来不出血的创面出血。一般采用电凝及鼻腔填塞, 必要时输血。术后使用止血药, 可减少小创面出血的危险。五术后感染鼻内镜术后感染发生率较低, 为避免感染, 除严格无菌操作外,手术时尽量避免损伤眶纸板及硬脑膜,术中反复给予 0.9% 氯化钠液彻底冲洗术腔, 术后尽早拔除鼻腔填塞物保证引流通畅。避免以上因素及合理使用抗生素, 可大大减少术后感染。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一) 系统的外科、耳鼻喉科基础训练、内窥镜下的手术操作训练。(二) 借助鼻内、外解剖标志,明确手术野所在的空间位置。(三)手术始终都应有足够的照明,在直视下进行。尽量避免凭借“手感”进行手术。(四)以中甲为界的近中线操作原则。(五)控制出血。(六)术前估计有出现并发症可能时,不勉强手术;术中估计可能出现并发症的部位, 无把握时不勉强切除, 可改用开放术式或二期手术。(七) 选择麻醉局麻较全麻手术更容易控制出血量, 提高术野的清晰程度; 而且, 在局麻情况下, 术者可以通过借助患者的反应判断手术的深度, 有助于避免发生并发症。只有在技术上有把握可以避免并发症的术者才应选择全麻。(八)一些应熟记的简单而重要的数据下列数据多来自实体或尸体测量。 1. 当器械进入鼻腔的深度>5.5cm 时,损伤筛动脉的危险增加, 若此时与鼻底间角度>40 。时,颅底损伤的危险增加; 2. 基板距前鼻孔距离 6 cm; 3. 鼻额管距前鼻孔距离 6-6.5cm ; 4. 筛前动脉距前鼻孔距离 7cm ; 5. 当器械进入鼻腔的深度>6.5cm 时, 损伤视神经的机会增加; 6. 蝶窦前壁距前鼻孔 7cm , 蝶窦的下壁距后鼻孔上缘的距离不超过 1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