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和“可维护性”等六个指标。按与国际优质通讯企业论坛的 TL9000R3.0 标准接轨,软件产品指标,除了满足以上6个定性的指标要求外,还应该包含: a)问题报告数量( NPR ) b)问题报告修理响应时间( FRT ) c)延误问题报告修理响应测量值( OFR ) d)准时交付( OTD ) e)系统中断测量:系统中断( SO); 以及 7个特定软件的安装和维护类指标: a)发行应用终止( RAA ) b)发行应用问题( RAP ) c)纠正补丁质量( CPQ ) d)功能修补质量( FPQ ) e)人工介入修补( MIP ) f)修补传播延时( PPD ) g)软件更新质量( SWU ) 5.8.2 系统集成的质量目标: 除应满足5大系统集成产品各自的质量特性除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外, 还应包括:工程/ 安装导致的中断( EIO ), 市场可替换元件组件的返还率( RR )及服务质量( SQ)指标。这些指标都有相关定义和测量统计标准,在此不便一一描述。有感兴趣者,可与我联系索取。 5.9 、软件(客户)的需求不定性 5.9.1 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软件的非零缺陷交付,使软件产品始终处于需要不断更新的状况。一个软件或系统集成项目交付使用后,用户会有新的要求,需求会发生变更。导致需求的不定性。软件( 客户) 的需求不定性使软件开发初期阶段不能真正反映用户意图。而确定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它既是后继阶段开发的基础, 又是完成后验收的依据, 并且还是工期和开发成本估计的出发点。 5.9.2 硬件产品没有需求不定问题。一种产品交付后,可能要求走过程产品的整个生命期:从产品推入市场销售,到产品寿终正寝,退出市场。新产品又运应而生。 5. 10 可维护性和可靠性要求不同 5.10.1 软件产品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