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裴李岗文化的河南莪沟遗址的房屋开始, 就是一种半地穴式房屋, 而且以后历经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而无变化【 104 】, 在长江流域, 人们则习惯居住干栏式建筑, 从最早的河姆渡文化即是如此【 105 】, 其后的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马家滨文化、良渚文化等虽发展了一种地面竹木结构的房屋, 但与此同时仍保由了干栏式房屋的传统【 106 】。唯有在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中, 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存在着一种石头建筑的遗存。它从另外一个侧面, 反映出这一地带文化因素的某些共同性。在青藏高原东部盛行石棺葬的区域之中,石建筑具有古老的传统。《后汉书· 南蛮西南夷列传》记冉駹夷:“皆依山居止, 累石为室, 高者至十余丈, 为邛笼。”《隋书· 附国传》记附国人:“……垒石为而居, ……其高至十余丈,下至五六丈,每级丈余,以木隔之。基方三四步, 上方二三步, 状似浮图。”此种建筑, 唐代称之为“雕”或“舍”,遗风至今犹存。现在西藏东部、四川甘孜、阿坝两藏族自治州的藏、羌、嘉戎诸族人民的房屋,仍然保存了石砌的传统。在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其晚期建筑全部是半地穴式石墙房屋【 107 】, 类似的用石块砌墙的半地穴住屋遗迹还见于属夏家店下层文化的赤峰蜘蛛山遗址 F4和 F5 【 108 】、药王庙遗址 F1 【 109 】,属于西团山文化的吉林泡子沿前山遗址房屋 F1— F4 【 110 】、长蛇山遗址房屋【 111 】及猴石山遗址房屋【 112 】等(图 3)。除此以外, 卡若遗址还发现了石墙基、圆石台、石围圈【 113 】等建筑遗迹。其中圆石台、石围圈等可能和原始宗教信仰有关, 在全国其他原始文化中并不多见。但在属于红山文化的辽宁喀左县东山嘴遗址中, 却发现了与之类似的石墙基、石圈形台址、多圆形石基址等遗迹【 114 】。在阜新县胡头沟,也发现了石围圈遗迹【 115 】。这种通过类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