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排查,在江(河)边、湖边、水塘边等设立安全警示牌,对于潜在溺水点,各地方政府应责成相关部门根据位置、环境等具体情况综合考察,逐一进行排除、评价、分级,确定容易引发溺水事故的危险水域,设立游泳安全巡视员或义务巡视员监督管理员,并进行公布宣传,使大家对危险心中有数,对于工地水塘等危险水域要督促施工企业进行填埋或建立围墙。同时,聘请一些热心群众、教师、离退休人员,组成夏季孩子安全监护小分队,加大对易发生溺水事故地段巡逻力度,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和提醒,尽量减少溺水事故的发生。3、抓好应急,着力提升救援能力。增强应急救援能力。针对溺水事件多发的特点,加强重点时段重点水域的巡防力度,及时发现制止在危险水域游泳行为。完善处置溺水应急处置预案,为应急车辆、船舶配齐救生圈、长绳等必要救护设备,确保一旦发生落水求助,快速出击,全力开展救援、打捞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溺水死亡事故的发生。健全事后处置机制。对溺水死亡事故现场,地方政府和公安、信访、民政等职能部门要形成联动,做到快速处置,措施到位。政府相关部门要及时介入,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做好死者家属安抚及善后处理工作,避免因善后工作处置不当引发不安定因素。此外,密切掌握“网上网下”动态,快速处置苗头性的滋事行为,有效防止网络炒作,坚决防止事态扩大,确保社会稳定。4、注重谋远,不断完善公共设施。“珍视生命的价值,从完善公共设施入手,比单纯的安全教育重要得多”。溺水事件的频发,从一个侧面凸显了公共设施建设的紧迫性。如果面向普通人的公共设施不到位,溺水事件是难以减少的。可通过财政投入、体育彩票基金、企业捐助、个人集资等多方筹措专项资金,在水源丰富、有条件的村镇或学校兴建可进行游泳锻炼和培训的场地。对于一些边远贫穷的地区,可通过调查摸底,选择适合游泳的安全河段,就地取材,围起天然游泳池,配置好基本的安全游泳设施和人员,避免学生私自到危险水域去游泳或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