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处理,不得保存。Р文件Р编码РJYK-SOP—004Р文件Р名称Р显微镜检查法操作规程Р执行时间Р(第四版)Р2012.01.01Р显微镜检查法操作规程Р显微镜检查是细菌鉴定工作中的一重要手段,有助于细菌的初步鉴别,同时对下一步鉴定工作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有时通过形态学检查可得到初步诊断,如痰中的抗酸杆菌和泌尿生殖道分泌物中的淋病奈瑟菌等。显微镜检查有不染色标本检查法和染色标本检查法两种。Р1、不染色标本的检查:不染色标本主要用于检查细菌的动力及运动状况。Р1.1、压滴法:用接种环取细菌悬液2环,置于清洁载玻片中央,覆上盖玻片,于高倍镜下观察。制片时菌液要适量,不可有气泡,不可外溢。Р1.2、悬滴法:取洁净的凹窝载玻片及盖玻片各1块,将凹孔四周的平面上涂上一层凡士林,取一环菌液置盖玻片中央,将凹窝载玻片的凹面向下,对准于盖玻片的液滴上,然后迅速翻转玻片,用小镊子轻压盖玻片使之与凹孔边缘粘紧。镜下观察时先低倍后高倍,不可压碎盖玻片。有动力的细菌可见细菌从一处移到另一处,无动力的细菌呈布朗运动而无位置的改变。螺旋体由于菌体纤细、透明,需用暗视野显微镜观察其形态、活动。Р2、染色标本检查法;通过对标本的制片及染色,能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排列、染色特性以及荚膜、芽胞、异染颗粒等结构,有助于细菌的初步鉴定。Р2.1、快速革兰染色法Р2.1.1、操作见试剂说明书Р2.1.2、结果: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Р2.1.3、注意事项:染色关健在于涂片和脱色,涂片不宜过厚,固定不宜过热,脱色不宜过度,菌龄为18~24小时为佳。Р2.2、抗酸染色法Р2.2.1、操作见试剂说明书Р2.2.2、结果:抗酸杆菌呈红色。Р2.2.3、注意事项:每一张玻片只能涂一份标本且不能在染色缸中染色,以免造成不同标本间的交互污染从而导致阴阳性结果混淆,脱色时间宁长勿短,至无红色液体流下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