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农民合作社调整种植结构、进行棚室蔬菜生产;推动科研院所研发高效节能、经济适用的温室大棚增温设备。二是加强冷链系统建设。鼓励有关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大恒温、速冻、冷库、冷藏等设施设备投入,对部分鲜活农产品试行强制性冷链流通;探索由政府投资建设冷库,以租赁或租费补贴的方式向农产品流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优惠出租。三是提高加工配送能力。支持超市通过新建鲜活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产地集配中心、在现有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中增加鲜活农产品配送功能、发展第三方农产品物流配送等多种方式,建立与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及零售规模相适应的物流配送体系。(四)搭建服务平台,提高对接效率一是搭建对接平台。组织“一村一品”进超市、产需见面会、展销展示会等形式多样的对接洽谈活动,鼓励对接双方签订长期合同,建立长期、稳定、紧密的对接关系。二是搭建培训平台。委托科研院校等专业机构,定期为参与农超对接的超市采购人员提供农业生产技术、产品甄选、保鲜运输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定期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培训,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熟悉农超对接政策、法规以及市场信息、超市营销策略等。三是搭建信息平台。引导超市、农民合作社通过黑龙江省农超对接云平台实时发布供求信息,提高对接双方对云平台利用率。四是搭建宣传平台。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与合作,加大力度宣传农超对接的政策措施、实施效果和先进典型等,扩大农超对接的社会影响力。参考文献:[1]周庆.“农超对接”构建农产品流通新模式[J].当代经济,2012,(10).[2]李天池,薛婧.“农超对接”缘何两头不讨好[J].农村新技术,2012,(3).[3]刘首辰.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八大农产品流通项目年底运行[N].哈尔滨日报,2012-10-12(5).[4]董福才.推进“农超对接”需生产流通并重[J].中国合作经济,2012,(3).[责任编辑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