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弘扬传统美德与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上传者:随心@流浪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21KB

文档介绍
关系,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Р 5、追求精神境界:思想道德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Р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人有道德,因而,人们除了有物质需要外,还有精神需要,而一切精神需要中最高尚的需要就是道德需要。道德需要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要实现这种需求,就应当明智。智,也作知,即理智、智慧。孟子把智看成是判断是非善恶的一种能力,认为“是非之心,智也”。在古人看来,“明智”则必须“好学”,圣贤由学而成,道德由学而进,才能由学而得,离开学习将一事无成。《礼记Р.中庸》强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信之”,要求人们通过勤奋学习,学以成德,学以成性,“变化气质”。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大学生,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提升精神境界,保持心灵的充实和安宁,塑造高尚人格。Р 6、修己慎独:思想道德教育要引导大学生重视道德践履,锤炼道德品质Р 中国传统伦理深信,人性中具备了道德的一切要素与可能,只要安伦尽分,反躬内求,便是道德的完成。由此形成向内探求的主体性道德精神,集中体现为律己修身为特征的道德修养学说。这种修养学说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其基本精神是“求诸己”。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儒家更是把修己、养身看作是立身处世、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国传统道德历来就有“慎独”的告诫:“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就是在自我独处时要严于律己,戒慎戒惧,“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学校应教育学生在道德品质、道德意识等方面的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锻炼和自我培养,加强对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律精神的培育,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和道德行为能力,逐渐形成大学生的完美的道德人格。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