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商誉减值的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

上传者:叶子黄了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后续计量模式不应该是“一刀切”的做法—只减值不摊销亦或是只摊销不减值,应该对并购过程中的商誉进行细致分析,首先应将可辨认的资产确认为无形资产,挤出多余泡沫以避免商誉过大,其次对于确认为商誉的部分,应从商誉的本质出发,区分为应该确认和不应该确认的商誉,对于前者采用减值加摊销的后续计量模式,对于后者采取冲减资本公积的做法。 РР 七、 简评与展望 Р 本文对目前国内外有关商誉减值的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总的来说,关于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三条主线:其一,通过分析商誉的本质、形成原因、减值影响因素等三方面的内容,聚焦于探析为什么会出现商誉减值;其二,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通过实证和案例分析深入探讨商誉减值的经济后果;其三,从会计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来探讨目前商誉会计存在的问题。为此,本文审慎的对商誉减值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Р (一) 自创商誉和负商誉的确认研究 Р 很多学者认为目前商誉的初始确认存在一些问题,他们主张应该确认自创商誉,但是对于何时确认、如何确认的研究尚少。现行会计准则下,对于并购中合并对价小于享有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部分计入营业外收入,并不确认为负商誉,对这种做法应进行进一步研究。 Р (二) 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的改进研究 Р 目前商誉减值受人为操纵的影响较大,上市公司“洗大澡”、“业绩大变脸”的频繁发生,商誉巨额减值似乎成为了资本市场的一颗“地雷”,因此对商誉的后续计量方法是否要适时调整以及如何调整应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РР 参考文献: Р [1]张乃军.莫让商誉成为“皇帝的新衣”——关于商誉处理的理性分析.会计之友, 2018:(18). Р [2]王仁平,张旻逸.我国商誉会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9,(4):44-46. РР???????РР???????34942167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