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境界;然后再由学生根据课文概括心学的穷理 途径,由此知道理学和心学在修养论上的不同;接下来教师设问“理学和心学的 穷理途径,哪一种更易达到成仁成圣的目标”,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补充解释, 说明心学“内心体悟”'“致良知”的修养路径弥补了理学一味追求外在天理而忽РР视了人的内在自主性的缺陷,让一般的普罗大众也有自信去把握天理,从此,儒 家道德已不是高高在上的只有少数人能把握的律条,而是一种能为大众认同的信 仰。这样,学生就会理解书本结论: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 务已经完成。Р第三步:由学生根据课文概括程朱理学的社会实践观,教师进一步指出程朱 理学的社会实践论更关注其思想在政治生活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希望达到“国治、 天下平”的目的,并举例说明理学家们在其思想得到官方肯定之前推介其思想的 行动,使学生感受到他们济世救民的实干作风;接下来由教师向学生介绍王守仁 的生平经历,尤其是两次政治磨难对他的思想发展的影响,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 心学的实践论更强调个体道德实践的自觉和勇气,让学生在感受到思想家襟怀磊 落、无私无畏的人格魅力的同时,明白王守仁的“良知”之说其实是对程朱理学 的一种补充和发展。Р5、?宋明理学的影响Р回归张载四句誓言,设问:理学家的宏愿实现了吗?引起学生对理学作用的 思考,接下来引用学者对宋明理学的评价话语,给学生提供思考的切入点,布置 学生于课后查找相关资料,做出个人对宋明理学的评判。Р6、?小结:根据板书,师生以谈话法总结回顾。Р八、板书(知识结构)Р新思潮冲击(佛、道)РIР儒家纲常失守,社会秩序混乱Р复兴РР理学创立、发展、成熟РР基本观点Р宇宙本源Р理之所在Р穷理途径Р社会实践Р程朱理学*Р—РР陆王心学Р以儒家伦理纲常为核心的“天理”РРР理在万物之中?理在人心中Р格物致知、外在探求Р本心体悟、致良知Р干预政治、追求实效Р知行合一,个体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