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长9/10米的绳子,第一次剪去它的1/10,第二次剪去它的2/5,还剩下全长的几分之几?试卷分析用2.6米长的木条做一个长方形的框架,长和宽的比是8:5,做成的长方形框架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接头处不计)试卷分析一、从应用题到解决问题教学的变迁第一阶段(1949年—1965年)将应用题分为“简单”(12种)复合(2步—5步)典型应用题(11—12种),其中典型应用题大多是我国传统的数学题型.弊端是分过细、造成解题找类型套公式。第二阶段(1978年—实施义务教育大纲之前)引入简易方程,一步应用题按加减乘除意义自然归类,复合应用题只学到四步,典型应用题大幅简化,只学平均数、相遇、工程问题,逆思考题目用列方程求解,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制定时,为了与传统应用题拉开距离,干脆将应用题取名为“解决问题”,与世界接轨。2011版课程标准把“解决问题”又改名为“问题解决”。近一个世纪来应用题作为一个独立领域的传统格局被彻底打破,并把应用题融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之中,把它作为各领域解决其相应的实际问题的有机部分而呈现,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相一致。《课标》编制组主要负责人孙晓天教授曾说过:“解决问题”脱胎于应用题,但绝不同于应用题。二、“应用题”与“解决问题”关系辨析1、含义不同。“解决问题”是个体在一个新情境下,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对发现的新问题寻求答案的心理过程。“问题”是初次见面的“新”问题,是无法从已掌握的知识或经验中直接找出现成的方法达到解决问题之目的,至少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方法进行复杂的加工。解决问题不仅是新课标的一个核心的概念和四大教学目标之一,更是一种教学意识、方式与过程。应用题教学应以解决问题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