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说课袁岂凡北京市第十五中学说课提纲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重点难点一、教学背景 1.“课标”要求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2.教材内容 本课是“部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 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这课首先是对本单元做总结、收官,交代隋唐时代的结束;其次是为下一单元起过渡作用。 本课主要有三个知识子目: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黄巢起义时对唐朝的致命一击,五代十国是唐朝灭亡后的产物。 3.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年龄在 12-14 岁区间,在教育心理学上处于“形式运算阶段”。此阶段的儿童拥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另外,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时空意识,对历史地图、文物资料、历史文献的分析能力。学生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构成已有初步认识,本单元前面所学的隋唐科举制、民族关系等知识都有助于推动本课的教学实施。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识与能力了解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和后果, 通过黄巢起义来认识藩镇割据的危害, 知道五代十国更迭和政权分立;提高运用历史地图和分析历史文献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运用历史地图,通过研究唐代疆域的变化,来了解唐朝的由盛转衰、以及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通过研究历史文献,了解“节度使”的形成和藩镇割据对中央集权的削弱。比较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的不同后果,认识黄巢起义对唐朝的“致命”打击。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安史之乱及唐朝的灭亡,认识政局动荡对人民生命财产、生产生活的破坏性,懂得中央集权对维护封建国家的大一统有积极作用。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安史之乱安史之乱、黄巢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