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就三次出现了景物描写。开头是这样描写的:“细雨绵绵,如同那扯不断剪不断的丝缕,我的烦恼就像这绵绵的雨丝,没有尽头。”中间接着说:“放眼望去,那一片片的竹林在雨中显得更加娇美了,那一簇簇的绿叶,经过雨水的洗刷之后,更加绿了,更加亮了。”结尾的时候,作者再次写到了景物:“我呆呆地伫立雨中,望着父女俩消失在茫茫的雨雾中。心中忽然静静地淌过一阵热流。”“雨依然飘洒,不过,雨丝却成了母亲的双手,在轻抚着奔跑的我。”同样写雨,却用了三段情感不同的文字,情节自然。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文章,脉络分明,极富情感。二、情景式描写把内心的“情”,自然地渗透到外物之中,这就是“情积于内而发之于景”。如:《芦花荡》结尾中写到:“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洒。”把老头子复仇成功后的喜悦舒畅的心情表现了出来。三,对比式描写环境描写,还可以将人物在不同年代、不同情况下的不同感受,通过景物体现出来,这种景物的对比可以突出中心。如:“首次看见外国,感觉是那样的新鲜,边境线上耸立着的那一个个哨所就像是一处处景点,全副武装巡逻的战士就像是一幅幅流动的画面,那一块块界碑就像一面面永恒的风景。”“日子久了,在叶子的眼里一切都变了,神圣的界碑不再是风景,只是块刻着国名的石头罢了。……就这样,今天踏着昨天的脚印,明天再踏着今天的脚印,在巡逻道上走了今天再走明天,成天连人影都见不到,肯定能把人弄傻了。”《界碑》——周京东四、五觉法描写“五觉法”就是通过人的感官(眼、耳、鼻、舌、口、手等)充分接受外界的信息表达方式(光、声、味、嗅、触等)对物体的多重感知。写景状物时,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是主要的,如果视、听、嗅、味、触五觉并用,将会产生更加细腻、逼真的描写效果。如果我们对所需要描写的相对静止的状态加以每一种感觉的分解、描摹,便会联想得更加丰富多彩,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