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考虑取血时机,但在诊断或需要某期疟原虫作标本时,则应掌握适宜的取血时机。疟疾典型的临床表现分前驱期、发冷(寒战)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五期。间日疟在前驱期相当于肝内期疟原虫发育,因原虫密度太低,镜检多为阴性;发冷(寒战)期相当于红内期成熟裂殖体胀破红细胞期,镜检多见裂殖体和环状体;发热期外周血中以环状体(小滋养体)为主;出汗期因原虫密度太低,镜检多为阴性;发作后数小时(h),间歇期外周血中以大滋养体为主,形态较易辩认,为诊断的有利时机。发作36-48h,可检出裂殖体;发作1-2次后,配子体出现较多。恶性疟较理想的取血时间是在发作后20h内取血,初发患者退热后常查不到原虫。取血部位和方法耳垂或无名指,通常在耳垂取血,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取血部位,待酒精干后,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紧捏耳垂上方或无名指指尖,右手持消毒针迅速刺入皮肤,不宜过深或过浅(1~2mm为宜)。然后用左手大拇指、食指和右手中指协同轻轻挤压出血滴。血膜的制作用于检查疟原虫的血涂片有两种:一种是将血液涂成薄膜状,称薄血膜;一种是血液涂成圆盘状,称厚血膜。最好一张玻片上同时制作厚、薄两种血膜。薄血膜涂片操作薄血膜取洁净的载玻片1张,左手持载玻片平置,右手持推片,推片一端边缘的中点刮取血液1.0~1.5微升(相当于1/4火柴头大小),使血滴与平置的载玻片中线接触,待血液向两侧扩展约2cm宽时,以25°~35°夹角均匀而迅速地向左推成舌状薄血膜(约2.5cm长)。也可载玻片平置在桌面上操作厚度以薄血膜上的红细胞之间互相接触而不相互重叠为佳。正确的推片姿势厚血膜涂片操作用推片的一角刮取4~5微升血量(相当于火柴头大小),使血滴涂于载玻片的中央偏右处,由里向外一个方向旋转2~4圈,涂成直径0.8~1.0cm的圆形厚血膜,血膜厚薄均匀,过厚易于脱落,过薄达不到检出率的要求(厚度以1个油镜视野内可见5~10个白细胞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