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疟原虫血片制作及染色 幻灯片

上传者:苏堤漫步 |  格式:ppt  |  页数:51 |  大小:4375KB

文档介绍
机:18987921109 ?QQ:35566625Р血膜制作?血膜染色?影响染色效果的因素Р主要内容Р血膜制作(血膜分类)Р用于检查疟原虫的血涂片有两种:一种是将血液涂呈薄膜状,称薄血膜;一种是血液涂成圆盘状,称厚血膜。厚血膜上的血细胞是重叠堆积在玻片上面,而薄血膜上的血细胞则要求平辅在玻片上面。Р门诊或现场发热病人血片Р标本片Р厚血膜?用血量约为4μl~5μl,涂制成直径0.8 ~ 1cm的厚血膜,由于在制备过程中红细胞已溶解,疟原虫在形态上仍可分辨,但胞浆和胞核不可避免地形成一定程度的固缩。受影响较大的有大、裂殖体的形态。?由于厚血膜与薄血膜相比血量大,须查范围小,节省时间,阳性检出率较高。厚血膜能查出疟原虫数是薄血膜的15~25倍。所以,我们推荐疟疾诊断(门诊检验及现场普查)应以检查厚血膜为主。Р厚、薄血膜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Р血膜制作(取血时间)Р取血时机现症病人一般可随时取血,疟疾普查时可不考虑取血时机。但在诊断或需要某期疟原虫作标本时,则应掌握适宜的取血时机。Р血膜制作(取血时间)Р间日疟?前驱期相当于肝内期疟原虫发育,因原虫密度太低, 镜检多为阴性。?发冷(寒战)期相当于红内期成熟裂殖体涨破红细胞期,镜检多为裂殖体和环状体。?发热期外周血中以环状体(小滋养体)为主,也可见到裂殖体;?出汗期因原虫密度太低,镜检多为阴性。?发作后数小时,间歇期外周血中以大滋养体为主,形态较易辩认,为诊断的有利时机;?发作36-48h,可检出裂殖体;?发作1-2次后,配子体出现较多。Р血膜制作(取血时间)Р恶性疟较理想的取血时间是在发作后至 20h内取血,发作后2小时左右,此时环状体发育至最高峰,初发患者退热后常查不到原虫。末梢血血检到恶性疟原虫配子体,是在末梢血出现环状体之后的7-10天。Р血膜制作(工具准备)Р一次性采血针、75%酒精、棉棒(球),载玻片,推片,记号笔或铅笔。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